English

当中学教师门坎高了

焦点追踪
2001-02-22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 李瑜 我有话说

2001年北京市高师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于2月16日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参加见面会的单位有276家,需求教师人数2743人,规模之大是前所未有的。但各用人学校并未因需求的量大就降低标准,还对前来求职的毕业生们提出了新的要求。

专科生门外受阻

在其他行业,专科生就业难的情况早就存在,但师范类高校仍然设置专科学位说明师范专科生还是有地方可去的。然而,今年绝大多数的用人学校明确提出了拒绝接收专科生,并优先考虑研究生。

北京二中的钮校长在提到学历问题时,语气坚决:“我们绝对不要专科生。”首都师大附中的石校长更是显得“财大气粗”:“除了数学、英语两科实在招不到研究生,其他必招硕士。当然,也有对研究生不以为然的。北京力迈学校的校长助理刘中老师就指出现在的研究生存在着“眼高手低”的问题,相当一部分还很欠缺组织能力。同样也并不过分看重学历的北京二十二中的教学主任李向东老师也担心研究生只擅长研究,却缺乏管理、组织能力。而作为一名教师,这能力又是不可或缺的。

除了学历上的要求,各用人学校对于计算机、英语的要求也尤为突出。不少用人学校都提出应聘的毕业生们得具有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能力,甚至是独立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能力。首都师大附中的石校长希望新进教师的英语水平最好能达到六级。而二十二中作为东城区对外开放单位,常有外国代表团来访,李主任认为应聘的毕业生应该有阅读原版资料的能力,并应有较强的口语水平,以便与外国友人交流。陈经伦中学的梁书记也希望应聘者能具有双语教学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首都师大附中这次还要招聘教育管理的专门人才,这让人不禁联想起各大企业吸收MBA人才的举措,对此,石校长解释说:“过去的管理人员完全是经验型的,已不适应现在学校的发展。而在从1995年就开始进行重构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的力迈学校,招聘的要求之一就是必须要有改革意识。

参加见面会的还有为数不少的小学,他们还是愿意接收专科生的。因为有些学校还有附属的幼儿园,所以专门学习幼儿教育的专科毕业生也不乏市场。但面对学历要求日渐拔高的现状,首都师大初等教育学院从1999年起就设立了本科学历,以逐步完成从专科教育到本科生培养的转变。

非师范专业的,我们也欢迎

长期以来,综合大学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生也都是可以进入普教系统的。各中学也都曾招收过这类的毕业生。对于他们,各用人单位有赞许也有顾虑。很多学校都表示: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并不比师范专业毕业生差,只是适应期要稍长一些,但他们的后劲足,科研能力要强于师范专业毕业生。然而,因外地生源的毕业生进入普教系统不受留京指标的限制,很多综合大学的毕业生就把做老师当作留京的跳板,干个一两年就跳槽走人。这一点让不少学校心生顾忌,在招聘时与应聘者反复面谈,以确定他们是否真正有献身于教育事业的决心;招聘后又赶紧与应聘者签下合同,以避免他们的“出走”。但是,现在各校都发现合同起的作用并不太大,想走的人怎么留也不行,抛弃档案,“轻身”而退的不在少数。不少学校抱怨没有过硬的制约措施,但首都师大附中的石校长却认为人才流动是自然的规律,只要在校时能踏踏实实地工作,不给学校造成负面影响,如果找到了更好的工作,学校会高高兴兴地送他走。二十二中的李主任也爽快地表示没有顾忌:“来去自由嘛!”之所以如此表示,他解释说是因为他们从1990年开始就是北京市试行聘任制的实验单位,现在实行的是一年聘任制,如果有教师严重违背师德或教学能力不过硬就会被淘汰,所以他们已经适应了人才流动的状况。像陈经纶中学今年也开始实行末位淘汰的办法。对于新世纪的教师而言,“教得不好就得下岗”已不再是一句空话。

应聘者压力大了

实际上,相当多的学校都已实行了聘任制,但并不是全员聘任制,像北京二中实行的就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方案,从2000年开始,所有新进教师必须与校方签署合同,他们的关系就已不再放在教育局,而是放在了人才交流中心。

虽然全员聘任制和教师资格认定尚未实施,但面对应聘时用人单位严格得几近苛刻的把关和就业时须得签下的合同,2001届毕业生们也感到了相当大的压力。有的人开始感叹:“教师这碗饭怎么也这么难吃了!”对此,首都师大2001届数学系毕业生吴征却很坦然:“压力肯定是有的,但对我们这些年轻人来说也是有利的。不再论资排辈,只要实力强就一定能胜出。”面对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的竞争,她也充满了自信:“我们绝对有优势,大到教法、教案,小到语言艺术、板书设计,我们都受过系统的训练,而且系里还开设了关于教学专用软件的课程让我们学习,光看试讲,我们与他们的差距就有一大截。就算他们学得再快,也是需要时间的,学校凭什么陪他们去适应啊?”今年春节,首都师大2001届历史系毕业生李国红没有回家,就是为了留下来学习多媒体课程软件制作。

竞争的激烈让新世纪的第一批毕业生们意识到:只有拓展自己的能力才是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